|
时代精神丨致敬国粹兴文化,匠人匠心续精神五一前夕,北京市文艺院团服务中心携17位老艺术家莅临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为这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品质极高的感官盛宴。评剧、四重唱、变脸、歌曲、魔术、木偶表演……随着一个个精彩节目的呈现,老人们重启了当年的记忆,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感动大家的,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更是老艺术家身上那股不服老的精神。 艺术家们与康语轩大家庭的合照
对于认知症老人,调动他们的专注力是我们平时工作的重点,但是演出当天,老人完全被节目所吸引,可能更多的是对传统艺术的尊敬。作为晚辈的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现代歌曲、街舞等,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只停留在听过没见过的阶段,当我坐在观众席中,一幕又一幕的国粹出现时,除了新奇以外,更多的是震撼。 张秀云老师,中国评剧院,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评剧是流传于北方的戏曲剧种,因为其唱腔通俗易懂,表演生活气息浓厚而被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前奏响起,感觉似曾相识,表演者带着感情一举手一投足都表现出文化魅力,这是现代歌舞无法超越的。 表演者:高春茂老师、刘建为老师、刘兴华老师、王云峰老师 男声四重唱的表演在老人们的耳朵里可能根本分辨不出是四个人的声音,四位老艺术家高低起伏,慷锵有力,配合无间。 孙志泉老师《川剧变脸》 最让我印象深刻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川剧变脸,特别是节目中展示的拉手变脸、回脸等绝活,有人将当天的视频录像放慢16倍都没瞧出破绽,足见演员技艺之巧,功底之深。 表演者海燕老师曾出演过甄嬛传当中的角色 要说下面的节目,光是艺术家的来头就不小,其中女艺术家在甄嬛传中扮演过角色。不曾想一亮嗓更是惊艳众人,男女合唱的《梨花颂》饱含深情,既让我了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深情,也让我感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哀。 刘兴华老师、安玉珠老师《木偶表演梁祝》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讲究的是人偶合一,人和木偶的表演节奏保持一致,将《梁祝》的故事用木偶的形式深情的演绎了出来。 最后魔术大师让我们见证了奇迹的时刻,整个魔术一气呵成,鸽子魔术、大变活人,场外嘉宾马院长也参与其中,估计对魔术的奥妙更深有体会,二人默契的配合将这场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后,老艺术家在马院长的带领下参观康语轩,并且跟入住老人进行亲切的艺术交流。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走向。此次演出虽然落幕,弥留在舞台上的强大精神动力却久久不能散去,老艺术家们身体力行的去传播和继承着中华瑰宝,使我意识到文化应该走进生活,使其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