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症专栏丨幻想引发老人的焦虑状况,应如何处理?“我弟弟要来接我,我得赶紧走啊,我得赶紧走。”一位老人急急忙忙从房间走出来。 “老师,您弟弟什么时候告诉您,他来接您?” “哎呀!我弟弟打电话说要来接我,我要回家,我着急啊!” “老师,您先不着急,现在外面没有人,您先喝杯水,他来了我告诉您。”递给老人一杯水。 “哎呀!我着急啊!再给我弟弟打个电话,问问他什么时候来?”抓着我的手不放。 “老师,先不着急,我现在就给您弟弟打电话,电话号码是多少?” “我弟弟的号码:6770721”同步拨号。 “电话显示号码错误,您听?”接听电话确认。 “那怎么办呀?我着急呀!” “要是您弟弟来接你,他还会给您打电话,您再喝点水,在这等一下,您先松手我上个卫生间。”老人撒开手坐在电话机旁边等电话。 此刻介护人员立马跑到较远的地方,掏出手机拨打座机电话。电话铃响起,老人拿起电话 “喂!黎明!你什么时候来接我,你说你来接我,你咋还没来?” “大伯,我爸和我妈一起买菜去了。” “你是谁呀?我找黎明!你是谁呀?” “大伯,我是小英。” “你是小英啊!你爸爸呢?” “你爸爸挺好的?” “我爸爸挺好的,刚和我妈一起去买菜了。我们都挺好的!您别担心,过些天去看您,您最近怎么样?” “我也挺好的!” “那就好,我要准备上班了,您在哪儿多看看书写写字。” “哎!我天天都写字。” “那真好!大伯,我要上班了,您休息吧,再见!” “哎!再见!再见!” “再见!大伯。” 老人放下电话,告诉介护人员,家里都挺好的。还找介护人员要了笔墨纸砚,帮助老人铺好,老人就开始写字。 这位老人经常会匆忙的走出房间,有时还会不穿衣服,并大声喊着家里出大事了,家人死了或出车祸了,会特别着急要外出,经常会砸门。这种情况如果介护人员没有立马询问老人,或在照顾其他老人,他甚至会有攻击行为。 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老人身上都会发生,尤其是一些新入住的老人,焦虑症状会很严重。典型的额颞叶型认知症老人会更显著,可能在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甚至是下棋参加集体活动时,比如本人正在发表言论时,都会突然中断,急急忙忙的往外跑。如果没有在刚开始就进行引导干预,老人的焦虑症状会越来越严重。焦虑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幻视幻听,即听到或看到本来就不存在的事情。 比如老人会隔着窗户冲着没有行人的马路大喊:“我在这里,我是XXX”;或者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我们在询问时,有的会说我正在打电话,我在跟XX聊天;或对着一些墙壁等吵架骂人指责,当我们询问时,老人描述的场景和画面大多会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最好不要反复跟老人强调他们看到的不存在,因为这在他们的脑海里就是真实存在的,跟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当我们多次否定他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时,老人会越来越没有可以信任的人,觉得我们在排斥他们,甚至我们会伤害他们。就像我们相信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很多时候他们也坚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一般我们应对的首先是:询问老人看到听到了什么?现在要做什么?我现在没事,能帮您做点什么?其次,根据他们描述的,在自己脑海描绘一下场景;再次:将自己脑海里的场景描绘出来,跟老人确认。最后:假设自己在此场景中跟老人沟通,引导老人走出幻觉,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老人爱的表达,如果能够产生共情,往往效率会更高。 随着老人病情的加重,妄想也会越来越严重,会发现很多词汇表达不清,我们很难再把他们从幻觉中带出来。但健忘也逐渐被他们接受,他们也会拼命地想要记住上一秒的内容,所以更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他们不断地重复一句话,但往往在他们重复的过程当中,意思发生了改变,焦虑就出现了。应对这样的焦虑,可以给一个“强刺激”来吸引老人的注意力,借此将老人从妄想幻觉里将老人带出来。这样的强刺激一般是一些紧急事件或突发事件,比如:XXX找您?家里门好像没锁?XXX打电话说要干什么?并且这件事只有他能完成。 无论老人认知程度是什么样的,要知道在某个时刻他们是会有正常认知的,更多时候他们期待我们把他们当正常人。当他们发现我们常常用有色眼镜看他们,他们会很痛苦也会很难过,这样也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